柱腳是建筑結構中的重要節點,其作用是將柱下端的軸力、彎矩和剪力傳遞給基礎,使鋼柱與基礎有效地連接在一起,確保上部結構承受各種外力作用。這里我們主要了解鋼結構柱腳外露式和埋入式的區別。
外露柱腳和埋入柱腳的主要區別在于安裝方式和力學性能。

外露柱腳:外露柱腳的底部與底板焊接連接,底板用預埋在混凝土基礎中的錨栓固定,這種柱腳在安裝時通常將柱腳露出地面。埋入柱腳:埋入柱腳的柱子底部直接埋入混凝土基礎中,深度通常不小于柱截面高度的2倍,這種柱腳在安裝時需要將柱子完全埋入混凝土中。

外露柱腳:外露柱腳的力學性能接近于半剛性連接,不能充分保證形成可轉動塑性鉸。在地震作用下,外露柱腳可能因錨栓剪斷、拉斷或拔出而破壞。埋入柱腳:埋入柱腳的力學性能較好,能夠滿足塑性鉸的要求。埋入深度達到柱子截面高度2倍時,可以形成穩定的受力特性。外露柱腳:因為其安裝簡單,成本較低,適用于單層排架和低烈度區的多層框架結構。埋入柱腳:因其力學性能更好,能夠滿足更高的安全要求,適用于荷載很大的單層重鋼廠房、高層建筑或高烈度區的多層結構。綜上所述,外露柱腳和埋入柱腳在安裝方式、力學性能和使用場景上都有所不同,需要根據建筑物使用需求和荷載情況來確定柱腳形式。來源:部分內容來源網絡。聲明:文章僅用于學習交流,非商業用途,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。如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及時聯系我們,以便于我們立即更正、刪除該作品。